学校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教育 > 培养方案 > 正文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卓越班)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0-18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红柳卓越班)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过程工业装备技术领域,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基础理论实、专业口径宽、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从事过程装备设计制造、技术开发、运行管理等工作,具有远大理想、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学生具有以下能力:

1.具有应用知识及系统分析的能力,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现代工具,分析解决过程装备复杂工程问题。

2.具有工程产品设计及创新能力,针对过程工业领域提出的特殊要求,能够应用过程工程的原理,考虑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因素,设计研发高效、安全、环保的过程装备,并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3.具有管理决策及组织协调能力,在工程实践及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做到科学决策、规范管理、有效沟通、组织有序,同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

二、毕业要求

  1. 工程知识: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知识解决现代过程工业领域有关装备的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机械设备,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互联网技术、数值分析方法、工程软件实现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过程装备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尤其是与承压设备相关的职业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尤其在过程装备设计、技术开发、运营管理等方面发挥主导角色。

  10. 沟通:能够就过程装备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能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领域内的设备应用经济决策方法。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工程。

    四、专业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及数字化表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化工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化工原理、电工学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过程设备设计、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装备控制技术。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企业实习、毕业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过程设备课程设计、电装实习、机械工程综合测绘、专业应用软件综合训练、创新与创业教育。

    六、主要专业实验

    工程热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传热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应力测定实验、外压力容器失稳实验、往复压缩机性能测定、离心式通风机性能测定、临界转速实验、过程控制实验。

    七、基本学制:四年

    八、毕业合格标准

具有学籍的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成绩合格,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满培养计划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及各种实践教学环节,获得的总学分不少于160学分,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九、学位授予条件

符合《兰州理工大学关于授予学士学位的有关规定》条件的毕业生,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十、课时学分与学时分配

十一、课程体系配置流程图

十二、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

十三、课程支撑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联系方式: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彭家坪路36号   邮编:730050   电话:0931-7823115    甘公网安备 62010302000649号

Copyrights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域名备案信息:陇ICP备15002798号